SINOFACE|海华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115|回复: 5

转帖]赤兔之死(高考满分作文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1-22 23:0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建安二十六年,公元221年,关羽走麦城,兵败遭擒,拒降,为孙权所害。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。
  一日,马忠上表:赤兔马绝食数日,不久将亡。孙权大惊,急访江东名士伯喜。此人乃伯乐之后,人言其精通马语。
  马忠引伯喜回府,至槽间,但见赤兔马伏于地,哀嘶不止。众人不解,惟伯喜知之。伯喜遣散诸人,抚其背叹道:“昔日曹操做《龟虽寿》,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,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,欲从之于地下。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,亦未见君如此相依,为何今日这等轻生,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?”
  赤兔马哀嘶一声,叹道:“予尝闻,‘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’今幸遇先生,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。吾生于西凉,后为董卓所获,此人飞扬跋扈,杀少帝,卧龙床,实为汉贼,吾深恨之。”
  伯喜点头,曰:“后闻李儒献计,将君赠予吕布,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,众皆言,‘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。’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。”
  赤兔马叹曰:“公言差矣。吕布此人最是无信,为荣华而杀丁原,为美色而刺董卓,投刘备而夺其徐州,结袁术而斩其婚使。‘人无信不立’,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,实为吾平生之大耻!后吾归于曹操,其手下虽猛将如云,却无人可称英雄。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。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;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,白门楼上见其恩义,仰慕已久。关将军见吾亦大喜,拜谢曹操。操问何故如此,关将军答曰:‘吾知此马日行千里,今幸得之,他日若知兄长下落,可一日而得见矣。’其人诚信如此。常言道:‘鸟随鸾凤飞腾远,人伴贤良品质高。’吾敢不以死相报乎?”
  伯喜闻之,叹曰:“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,今日所闻,果真如此。”
  赤兔马泣曰:“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、叔齐之高义。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,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。士为知己而死,人因诚信而存,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?”言罢,伏地而亡。
  伯喜放声痛哭,曰:“物犹如此,人何以堪?”后奏于孙权。权闻之亦泣:“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,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,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?”
  后孙权传旨,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。
  

    [简评]读罢此篇临场作文,令人拍案称奇。一是故事新奇。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,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,其想象力实在丰富。二是立意高远。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,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,显示对关羽与董卓、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,实现了“真英雄必讲诚信”的主题;且以“鸟随鸾凤飞腾远,人伴贤良品质高”一联,“物犹如此,人何以堪”一句,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、唯诚信是瞻的志向,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。三是语言老到。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,散整错综,明白畅晓,文采飞扬,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,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。
dannycom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8-1-22 23:26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发表于 2008-1-22 23:49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(lol)
发表于 2008-1-23 13:5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要是一个应届生写的,真的是很不错哟,文言文的文笔这么老道
发表于 2008-1-24 01:5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简单啊,不但了解三国历史,还加上了韩愈的<马说>,曹操的<龟虽寿>,及伯夷叔齐的故事,真是令人耳目一新。
发表于 2008-1-24 01:58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一篇古白话 十年阅读功--考生喜说“满分作文”   

: h) ]. U0 ^9 i0 l# { g

        以一篇《赤兔之死》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,高考考完后,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,昨天夜里才赶回南京。今天上午,他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。   

) H& F# Z' p3 b) v

      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,他说,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,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,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,心里也没个底,但他坚持认为, 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,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,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。刚拿到题目时,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,但要写好很难,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,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,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,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,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“诚信”相关,可以用到作文上,但如果单纯做成人物评论,作文就缺乏感染力。接着他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,后来又追随关羽,关于“诚信”的话题,它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,于是就编撰出赤兔之死的故事。整个写作花了50分钟的时间。   

7 h0 S8 ^' Q+ I8 ^4 P/ f* f/ n) f

      一位阅卷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到“明白晓畅,文采飞扬,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”,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高考临场作文时如何能发挥得如此自如?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。从5岁的时候,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《三国演义》,小小的半导体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,一天要听七八场书。上小学后,他开始读古典名著,《水浒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,尤其是《三国演义》,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、谋事如雨的时代,读了至少三四十遍,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。除了古典文学,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、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。也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,他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。高中开始,老师要求他们写日记、周记,文体不限,他就最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抒写,偶尔也作诗、填词。但蒋昕捷也坦率地承认,自己的议论文常写不好。   虽然对文学有如此之浓的兴趣,蒋昕捷的高考志愿却填的全是计算机系。他说,从高中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编程方面。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是文理兼通,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融会贯通的,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,但在现实中,这种矛盾却总让他一筹莫展,看文学书籍要花时间,做理科练习同样也要花时间,由于理科较为薄弱,老师和家人常督促他多做题目,他却总有点排斥心理,结果高考果然“吃了亏”,数学题有好几道明明会做却因为计算错误白白丢分。以后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,他两样都不想放弃,看来这样的“时间冲突”以后一直都会存在了。   

8 i) y" J+ _; x3 X/ z

         作文要想写得好有什么秘诀呢?记者问了很多热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。蒋昕捷笑笑说,其实古人早就说过,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,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,要博览群书,尤其是中外名著,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。另外“留心处处皆学问”,比如高考前一天的晚上,他看央视8套节目,正好是专家在评论一部电影,用到“物犹如此,人何以堪?”的句子,他立即就记在心里了,结果就在高考作文中用到了。还有像“鸟随鸾凤飞腾远,人伴贤良品质高”的句子都是从评书中听来的。            老师眼中的蒋昕捷   

4 \. C# f7 ]8 Z5 i: ~

          语文老师蔡玉英说,得知蒋昕捷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她既高兴又很惊讶,蒋昕捷真是闯出的一匹黑马!因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作文都不错,在区里市里作文比赛还得过奖,蒋昕捷却不在其中,但再想想他能得满分也在情理之中,因为他的语言功底是最好的,感悟力也非常强。平时每周都要求大家写一篇随笔,题目不限,蒋昕捷就常常用古白话文写作,非常简练,有的只寥寥数笔,却很有灵气。由于语文功底不错,蒋昕捷在语文上几乎不花工夫,除了平时爱看课外书。学校给高中学生开出了20多部中外名著,他都阅读得非常认真,对古文和章回小说尤其感兴趣。有一次语文课上讲到方苞的《左忠毅公逸事》,老师要求学生上黑板将相关内容编写成对联,蒋昕捷编得最好。《三国演义》中很多描写人物的对联他都能倒背如流。但平时考试他的作文却并不十分突出,尤其是写议论文,总感觉很不顺手,对那些可以自由发挥率性而为的作文则常常一挥而就。这次高考作文,蒋昕捷可以说是扬长避短,发挥出最佳的一面。   

i3 a! y) [0 [

          班主任喻克俭老师是教数学的,她告诉记者,蒋昕捷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个性、有主张,比其他孩子要显得成熟。平时在班上他沉默寡言,上课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,表露自己,但心里非常有数。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,找他谈话,他只有一句话:我知道了。但下次考试成绩一定会赶上来,让老师很放心。他属于那种学习不太刻苦,但思维敏捷,比较聪明的学生,比如数学,他很少做题目,所以成绩只排在中上等,但思维非常清晰,一点就通。高二开始,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计算机上,有时一放学就到电脑房,也玩游戏,不过他很有自制力,不会影响到学习。喻老师说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,高二时候她刚接手这个班,由于性格比较内向,蒋昕捷并不引人注目,但有一次和他深谈却改变了自己的印象,和一般的孩子不同,蒋昕捷非常有主见,不是那种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循规蹈矩的孩子,但也不是特立独行非常逆反的孩子,只有真正了解他才能知道这一点。

7 ^0 Z6 o& u0 ]) P1 U9 M 5 U$ `# Z( c; y8 f9 `. u0 ?[ 本帖最后由 hillkong 于 2008-1-24 02:01 编辑 ]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SINOFACE|海华网  

GMT-5, 2024-6-13 13:3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